
【精选】语文教案十篇
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,时常需要编写教案,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,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。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?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语文教案10篇,欢迎阅读与收藏。
语文教案 篇1【教学目标】
一、知识与能力
1、体味本文生动形象的描写。
2、体会本文所表现出的天真烂漫的童真、童趣。
3、了解中国画和西洋画的不同特点
二、过程与方法
自主、合作、探究
三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
鼓励学生初步形成自己的审美观、价值观。
【学习重点】
学习本文生动形象的描写,体会文章表现的童真、童趣。
【课时安排】
一课时
【课前准备】
1、初读课文,了解课文大意。
2、认真完成预习,、词典解决课文中字词,并记下预习中发现的问题。
3、查找有关的丰子恺的资料。
【教学设计】
一、课前古诗推荐
(课前演讲)
二、导语引入
展示丰子恺的漫画:瞻瞻的车㈡脚踏车,你给我削瓜,我给你打扇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,有幸福的回忆,有美好的向往,当然,更多留下的是象丰子恺漫画中童年的趣事,充满了童真、童趣,今天,让我们一起走进丰子恺的童年,去看看他童年的一件趣事。
三、作家小档案
请同学们谈谈你对丰子恺的了解。
四、整体感知
请同学们速读课文,感知课文大意(看谁说得棒):
1、你认为哪些字容易读错?给大家提示一下。
2、用简洁的一句话概括课文的内容。
3、课文题为“竹影”,它是写景──竹之影呢?还是主要写人物活动?
4、本文除写人物活动外,作者在体文中究竟要表现什么样的中心?
(过渡语)童心童趣是天真烂漫的,月光下的竹影牵动了天真无邪的心,孩子们在婆娑的竹影中,感受到美,于是,他们开始本能的画画,这一切,是一位具有深厚艺术功底的基本特征。让我们也来领略一下这种寓教于乐的匠心美。
五、品味语言
再次浏览课文,勾画文中你认为最美的语句,并试着说明理由。(分组合作,每组选代表发言)如:原来月亮已在东天的竹叶中间放出她的清光。院子里的光景已由暖色变成寒色,由长音阶(大音阶)变成短音阶(小音阶)了。 大家蹲下去,用木炭在水门汀上参参差差地描出许多竹叶来。 ……
(总结)通过大家的细细品味,我们可以发现本文的作者运用生动、形象的语言,同时借助大量的修辞手法,如比喻、拟人等,把我们带入了孩子们的童稚活动中,也让我们进入了美的世界……
六、比较鉴赏
(了解中国画与西洋画的不同点)
梳理父亲讲述的中国画特点及有关画家的一些知识,引导学生认识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,提高他们的学习愿望。梳理:
1、中国画不注意“像不像”,不像西洋画那样画得同真物一样。
2、颜色:中国画以墨和朱砂为颜料;西洋画则以事物的本来颜色为颜色。
归纳:中国画重神似、神韵;西洋画重形似、写实。
七、欣赏延伸
1、名人与竹:搜集有关画竹的名家或关于竹的名句,名篇。
2、竹之悟:有人说,竹──每前进一步都要做一个小结;也有人说,竹──外强中干。
你认为呢?请你联系实际,说说你的感想。
八、质疑大挑战
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吗?
(过渡)大家在童年时都做过哪些游戏?(生答)
其实,你留心一下,你也许进行着一种艺术的创造,也许会有艺术上的发现,让我们走进童年。
九、走进童年
1、我们在生活中经常做游戏,比如用泥巴造城堡,用雪堆娃娃,用野花编花环……留心一下,想一想,你是否也在进行着一种艺术上的创造,是否也有艺术上的发现呢? 此题意在培养学生从生活中感受艺术的能力,加强语文与生活的联系。
2、写一段童年的往事。要求:跟竹有关,语言自然、清新,尽量表现童真、童趣。
3、小结:一去不返的童年是美好的,只要你们拥有一颗童心,就能拥有童年般的快乐;看似平凡的生活是美好的,只要你们拥有一颗爱心和一双敏锐的眼睛,你们就能发现生活中美好的东西无处不在
语文教案 篇2创意说明:《盲孩子和他的影子》是一篇写得很美的课文——语言美、意境美。这篇教学设计的视点放在一个“美”字上,用“美”来结构全文的教学过程——读美文,品美点,背美句,以达到对学生进行美感熏陶,对学生进行语言积累教学的目的。
教学步骤
导入:美文需要美读。今天我们从“美”的角度来学习课文《盲孩子和他的影子》,用探求的眼光来发现课文中的美。
第一个教学板块:读美文。
1.学生听配乐课文朗读。
2.学生自由朗读课文。
3.下面请同学们从“美词、美句、美段”的角度,自由选择内容朗读。
第二个教学板块:品味美点。
第一层次的活动:
1.请同学们说一说你认为需要掌握的课文中的美词:(略)
2.请同学们说一说你喜欢的课文中的美句:
·在他的世界里,没有光亮,没有色彩。
·从此,影子常常牵着盲孩子的手,带着他去牧场听牛儿哞哞地叫,羊儿咩咩地叫,还攀上山坡去采摘野花野果,走过小木桥去听潺潺的流水声。
3.请同学们推选课文中的美段:(略)
教师略作点拨:(略)
第二层次的活动:
1.请同学们品味课文中的美点,每人自选内容,只要言之成理,各个角度的内容都可以说。
2.同学们准备,同学们活动,老师的评点穿插其中。
·美在叠词的运用。不仅形象感强,描写情态逼真,还可以舒缓语气。如“轻轻”“咩咩”“哞哞”“潺潺”“阵阵”“飘飘忽忽”“幽幽”“缓缓”等。
·美在短句的运用。好读,不拗口。如“风停了,雨停了,天晴了”。
·美在按句排列。活泼、跳跃,像小溪流水,自然流畅,适合孩子阅读。如:“他是一个盲孩子。”“在他的世界里,没有光亮,没有色彩。”“他是一个永远生活在黑夜里的孩子。”
·美在句意含蓄,有象征意义。如:“我从阳光里来,也从月光里来,还从灯光里来。”“光明是我的母亲。是她让我来到你身边陪伴着你的。”“他俩说,我们都是光明的孩子。”
·美在节奏感强。如“话音刚落,一声霹雳炸响,风夹着雨,雨带着风来了。”“他们走过泥泞的旷野,踏上小路,走向家中。”
·美在画面、意境。盲孩子热爱生活,渴望光明,情调轻松欢快,情境多姿多彩,如“牛儿哞哞地叫,羊儿咩咩地叫”“ ……此处隐藏8538个字……们这里的山吗?
你看这四周的群山,
南山像一把怒刺云霄的剑,
北山像猴儿捧着蜜桃,
东山像两座驼峰,
西山像雄鹰展翅。
这儿,山高谷狭,
阳光和月光,
常把山影儿描画在对峙的山峰上。
走在这峡谷道上,
青蓝的天,像一条带子;
两面的高山,像碧绿的屏障。
这儿的每一座山,
都包含着一个美丽的故事。
我想,你会爱我们的山的。
3、次略品“爱泉”。
①默读第二章,找找作者爱泉的原因。
②学生读、找。
③交流。
重点句交流:(课件)这儿山崖的石缝里,有涓涓的细流;山脚的深潭里,有暖暖的泉水;泉边,即使是在冬天,也长着青青的小草。
4、次详品“爱村”。
①圈找贴切动词。
②交流。
③(课件)
选词填空。
别铺垒盖贴砌
我们这山环水绕的小山村,路面是用石头()的,房屋是用石头()的,围墙是用石头()的,猪窝、鸡舍也是用石头()的。
我们这山环水绕的小山村,像一颗珍珠,()在大山的衣襟上。
我们这山环水绕的小山村,家家户户像()在半山腰上,一层房子一层楼。
A指名填空说理由。
B背诵积累。
5、略品“爱家”。
①直接抓住这里的家的特点说说爱家的理由。
②交流。
6、回顾板书,用红粉笔画爱心。
四、发现写法,熏陶渗透
1、浏览课文,找这篇课文在写法上的与众不同之处。
2、交流。
五、课外拓展,缘分延续
语文教案 篇9教学目标:
1.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。
2.理解课文内容,了解《卖报歌》的创作过程,体会聂耳对小女孩的同情与爱护。
3.搜集关于“一?二八”的资料,了解人们当时的苦难生活。
教学重点:
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。
教学难点:
理解课文内容,了解《卖报歌》的创作过程,体会聂耳对小女孩的同情与爱护。
教学过程:
一、导入新课
指名唱《卖报歌》。师:今天这节课,我们就来了解这首歌的创作过程。
二、讲授新课
1.请大家默读课文,找出描写天气的句子。
1933年冬天的一个下午,天上飘着雪花,刺骨的寒风在上海的街头盘旋,吹在脸上,像针扎似的。
把寒风吹在脸上的感觉比作针扎感受,说明天气极端的寒冷。
2.在这样寒冷的天气里,现在我们一般躲在家里,等天气好了再出来。可是在当时人们为什么还要出来呢?“霞飞路、吕班路口仍是熙熙攘攘,汽车的喇叭声、小商贩的吆喝声交织在一起”。
人们因为生活所迫,不得不出来挣钱,否则就得冻死、饿死。
3.默读课文,找出描写小姑娘的句子。
循着这稚嫩的因寒冷而发颤的声音望去,一个十岁左右的小女孩正站在路边,摇动着手中的报纸叫卖着,但很少有人买。小姑娘穿着一身打着补丁的旧衣裳,椭圆形的小脸蛋儿被寒风吹得通红,一双又黑又亮的大眼睛倒是十分有神。
4.讨论小姑娘问什么在这么冷的天气卖报?
家被炸平了,全家人只得到处流浪。父亲又有病,全家人生活没有着落,小毛头才不得不出来卖报。
5.天气这么寒冷,小毛头为了生活仍然要出来卖报。聂耳了解了小毛头的遭遇,非常同情,那么他是怎么帮助小毛头的?
(1)给了小毛头一点儿钱,但自己并不宽裕。
(2)给小毛头写首歌,让她边卖报边唱,可以多卖些,多挣些钱。
(3)一字一句教小毛头唱。
三、课堂练习
学生说说《卖报歌》诞生的过程。
四、本课小结
我们得感激大音乐家聂耳,正因为他对小毛头的同情和爱护,才有这首优美悦耳的歌。这首歌也让我们体会旧社会的苦难生活,我们应该珍惜今天幸福的生活。
五、课下作业
从小毛头的苦难生活中,你有什么体会?结合生活实际说说。
语文教案 篇10教学目标:
1.激发学生愿意写字的兴趣。
2.熟读句子,用听读识字的方法认读7个生字;初步知道什么是笔画、笔顺。
3.学法和习惯:学习用指读的方法听读识字。
教学重点:
读词语,认读7个生字。
教学难点:
初步了解关于笔画的知识。
教学过程:
一、导入
1.观察书中图画:谁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?(老师在上语文课,小学生在听讲。)
小朋友们在怎样听讲?(认真、专心等,启发学生说出不同词语,同时进行说完整话的训练。)
2.想知道他们在学什么吗?丁丁也在那上课呢,瞧,他告诉你们他们在学什么了。出示书上的六个词语。
二、学习新课:
1.谁能帮丁丁告诉大家他们在学什么?谁愿意带着大家读?
2.原来,他们在学写字、学笔画、学笔顺呢!
(1)板书汉字的5个基本笔画,说出名称。(横、竖、点、撇、捺)
(2)老师书写,学生跟着书空。
(3)小结:汉字就是由笔画按一定顺序组成的,写字时要从左到右,从上到下写,别忘了哟!”
3.丁丁当小老师教会了你们笔画和笔顺,谁还想当小老师教大家读读这些?指名带读,学生跟读。
4.你们学得真认真,能自己读了吗?打开书第8页,自己指读,看看谁的指读姿势最美。(学生自读)
5.同桌互相读:
(1)互相检查指读姿势;
(2)有不认识的字互相帮助。
(培养合作意识和指读习惯,渗透另一种识字方法——向别人请教。)
6.全班齐读。你们真了不起,在这么短的时间就读的这样好,说明你们都能像丁丁和图中小朋友那样认真学习。
7.摘词游戏:学生上黑板摘一个自己认识或喜欢的词,大声的读出来并带着大家读一遍,然后邀请小朋友做游戏。
8.游戏:
(1)对对碰:小朋友把字卡边读边摆,然后其中一个人说出一个字,另一个小朋友找到这个字,两个同样的字组成一对。
(2)找朋友:在黑板上竖着摆好:“用、写、”两个字,让学生从剩下的生字中给他们找朋友,即组成词语。
三、小结
小朋友们,我们马上就要学写字了,老师希望每一名同学都能把字写的特别漂亮,希望你们每上一节课都能有收获。
四、堂清检测:
开火车读生字:
笔 皮 本 写 字 用 心
附:板书设计
学写字
铅笔 橡皮 田格本
写字 用心 很认真
笔 皮 本 写 字 用 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