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精选语文教案7篇
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,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,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,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。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?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语文教案7篇,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。
语文教案 篇1教学目标:
1.学会12个字,认识9个字。理解“气吁吁、大汉淋漓、敬佩”等词语。
2.有感情地朗读课文。
3.理解课文内容、理清写作顺序,了解桑兰是如何战胜困难,顽强地与病痛作斗争的。激励学生向桑兰学习,培养与困难作斗争的勇气。
重点难点:
学会12个生字,理解课文内容,学习桑兰与困难作斗争的勇气。
教学过程:
第一课时
一、谈话导入
在自己生命最灿烂的时候,却遭到最沉重的打击,如娇嫩的鲜花遇到暴风雨,如展翅的小鹰折断翅膀,面对命运的挑战,她该怎么办?今天,让我们认识一位了不起的中国姑娘——桑兰。
1.出示桑兰的照片,告诉学生桑兰的近况。
2.下面我们一起走进课文,看看桑兰是如何战胜困难,顽强地与病痛作斗争的。
二、初读课文
1.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学生字、生词。
2.读课文读准字音,把句子读通顺,了解课文大意。
3.小组内交流学习生字词的情况。
4.师用各种方式检查生字词认读情况。
三、再读课文
1.把生字放入课文中,读准音,把句子读流利。
2.在自己喜欢的句子或段或词旁打勾,不懂的地方打“?”。
3.边读边想:课文讲了哪些内容。
4.找一找课文哪些段落写了桑兰面对困难很顽强。
四、交流学习情况。
1.课文讲了哪些内容?
2.哪些段落写了桑兰面对困难很顽强?
五、精读课文。
1.轻声朗读课文,把你认为感人的句子划下来读几遍。
2.默读3—6自然段,看桑兰战胜了哪些困难?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?
六、交流学习情况。
1.小组内交流学习心得。
2.全班交流:把你认为感动的句子读给同学听,并说说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?
3.教师相机指导朗读。
七、学习生字。
1.认读“优、秀、际、第、试、部”。
2.观察生字,想想怎样记、怎样写。
3.全班交流。
4.师范写“第”,注意笔顺和结构。
5.学生练习写生字。
语文教案 篇2教学目标:
1.学习抓住事物的特征进行观察;
2.体会用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说明事物;
教学重点及难点:
1、理解说明的顺序。
2、体会用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说明事物。
3、学会写简单的说明文。
德育目标:
1、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的良好心理品质。
2、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学,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。
教学过程
一、导入:
大自然是丰富多彩的。它既有五彩缤纷的自然景观,又有千姿百态的花鸟虫鱼,还有形形色色的飞禽走兽。同学们可能看过中央8台播放的《动物世界》,平时对小鸡、小鸭、小狗、小猫等小动物有着浓厚的兴趣。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说明文就介绍了一种非常有趣的小动物——松鼠。
二、文体介绍
本文是科学小品文。科学小品文是说明文的一种,采用某些文学的表现手法。它短小精练,资料可靠,数据确凿,力求知识的科学性;它玲珑活泼,有丰富的联想和想像,可叙述,可描写;它力求生动,多用比喻、拟人等修辞手法,把科学融于艺术之中,富于情趣,引人入胜。
三、检查预习
1作者
布丰(1707~1788年)法国博物学家,作家,进化思想的先躯者。从小受教会教育,爱好自然科学。他用40年时间写成了36卷《自然史》。这是一部博物志,包括《地球形成史》《生物史》《人类史》《鸟类史》《爬虫类史》《自然的分期》等部分,对自然界作了唯物主义的解释。
2检查预习,指名学生读准下列生字词
驯(xùn)良 矫(jiǎo)健 蛰(zhé)伏 苔藓(táixiǎn) 缨(yīng) 圆锥(zhuī) 榛(zhēn)子 榉(jǔ)实
四、初步阅读,整体感知
2初步阅读课文,思考
这篇文章的说明对象是什么?特点是什么?如何分段?
对象:松鼠
特点:漂亮、驯良、乖巧(在本文中有讨人喜欢、聪明、心灵手巧的意思)
3、依据说明文的结构特点,根据以下提示,理清文章的层次,并标明各段的起止点:
第一部分( 1 ):总写松鼠的特点 总
第二部分( 2--5):分别介绍松鼠的特点。 分
第三部分( 6 ):补充介绍松鼠的用途。
4围绕这三个特点,文章中间是怎样具体、分别体现的?
分析文章:
(1)找出关于松鼠的几个词语,哪些是直接写的,哪些不是?
这三个词语能否调换顺序?为什么?
提示:不能,观察顺序由外到内,为什么采用这种顺序,与下文第2—5自然段内容相照应。
(2)这些词语分别与下文哪些段落相对应?(分层)
(3)教师示范分析第二小节
写松鼠漂亮的外形。 (从两方面来写“漂亮”和“最不像四足兽”)
(4)学生按照教师的方法分析松鼠驯良、乖巧的特点
学生思考、交流
教师明确
① 写松鼠驯良的习性。 ((1)活动的范围(2)活动的时间(3)主食及寻食习惯)
② 写松鼠乖巧的个性 。 (从聪明警觉,轻快敏捷两方面写的。
③ 写松鼠筑窝。 (从环境选择,搭窝方法,窝口特点三方面写的。)
④ 写松鼠是有用的动物。(从松鼠多产,皮毛的色泽、肉、尾毛和皮的用途三个方面来说明的。)
小结:这篇科学小品文采用总分的结构模式,先总说了松鼠“漂亮、驯良、乖巧”的特点,然后具体介绍了松鼠的特征,补充说明了松鼠的用途。让人一目了然。
五、品味语言
科学小品文的语言生动形象,请同学认真品读文章,从文章中找出写的生动形象的句子。(学生轻声朗读并划出相应句子)
人格化的描写,赋予松鼠人的习性
拟人化的手法:
肖像:清秀的面容
动作:练跑、搬、放、编扎、、挤、踏
感情:会恨会恼
习性:驯良、乖巧
六,比较阅读
我们再来看一篇介绍松鼠的文字,想一想两篇在语言上有什么区别,你更喜欢哪一篇,为什么?
又称灰鼠、普通松鼠。哺乳纲 ……此处隐藏4413个字……顺。
2、我们一起来看这课的生词。(出示)
3、请同学分段朗读课文,其他同学认真思考(出示课件)
去了几次?什么时间去的?每次都见到了什么?
4、学生回答,板书
5、找出描写榕树的部分,读一读,想一想:这株榕树有什么特点?划出有关的语句。
6、榕树有什么特点?你找到了那些语句?读给大家听听
7、你找到了那些句子?(出示句子)从中能看出什么?(板书:榕树大)谁能再读给大家听听?(2人)全班一起来读读,读出榕树的大来!
8、还有什么?(出示课件)谁来读一读?(2人)怎样理解这句话呢?(板书:充满生机)(学生谈)你为我们描绘了一副多美的画面呀!同学们,看来我们每个人对这句话都有自己独特的理解和感受。也许风吹,也许是鸟动,也许是阳光照耀,也许是新发的嫩芽,也许是那绿叶本身就孕育着无限的生机,才让作者产生了如此奇妙的感受。让我们融入自己的感受再来读读这句话。(齐读)
9、让我们一起走近大榕树,欣赏一下这迷人的风光吧!(播放录像)
10、现在你又有了什么新的感受?(1-2人)
11、多么奇妙的景色呀!难怪作者会情不自禁的发出赞叹:“这美丽的南国的树!”这是赞美榕树,赞美南国,更是赞美这神奇的大自然。
12、伴随着优美的音乐,让我们再来欣赏欣赏这独木成林的美景吧!让我们怀着对榕树的赞美之情,一起再来读一下文章的七、八字然段!(齐读)
13、多么美丽的榕树呀!朋友说这里被称作“鸟的天堂”,可是呢?——在这里作者没有看见一只鸟!如果是你,这时会想什么呢?
14、第二天清晨,作者又一次经过了这个地方,这次他有什么新发现呢?
(录像)第二天清晨,阳光照耀在水面上、树梢上,我们又一次来到了“鸟的天堂”。起初周围是静寂的。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。我们把手一拍,便看见一只大鸟飞了起来。接着又看见第二只、第三只。让我们继续拍掌……
15、这次作者见到了什么呢?(很多鸟)板书
16、从那能看出来鸟很多?找出来读一读
17、除了鸟很多外,从这部分你还能体会出什么来?(小鸟很快乐)
18、从哪能看书来?如果你是这只画眉鸟,你会站在枝头上唱些什么呢?(1—2人).
19、多么热闹的景象!多么活泼可爱的小鸟呀!让我们一起融入自己的感受读一下12、13自然段。(齐读课文)
20、看到此情此景,作者心里有什么感受呢?(学生回答:“鸟的天堂”真是鸟的天堂呀!)
21、谁来再读读这句话?你认为应该读出什么感觉?全班齐读
22、我们跟随作者一起领略了“鸟的.天堂”的奇妙景色,那么“鸟的天堂”指得是什么?这里为什么会成为鸟的天堂呢?(小组讨论交流)
23、只要我们能够爱护我们周围的环境,那么,其实处处都可以称为“鸟的天堂”,也可以成为我们的天堂!
24、“鸟的天堂”因为巴金的这篇文章更加美名远扬,已成了一处旅游胜地。今天的作业就是为“鸟的天堂”写一份导游解说词或设计一份广告词,让“鸟的天堂”因为我们的生花妙笔更加扬名万里!
25、下节课我们将一起来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表达方法,相信会给同学们很多启示。
语文教案 篇7我的发现
本局部包括发现识字规律和多音字用法两项内容。
教材首先是字、词同时出现,做到了字不离词;然后突出出现“我会认”的六个生字,便于同学前后联系掌握学习目标。学习伙伴的提示暗示了一种识字方法,即:运用“熟字相加”的方法记生字。
教学时可先让同学借助拼音读一读字词,再读一读“小泡泡”里的话,自身发现汉字的构字规律,找同学交流交流。也可以启发同学想想这些字还可以用什么方法识记。
可以用拼字游戏巩固识字。同学自制生字部件的卡片,进行拼字练习。老师还可以制作几个本课生字以外的汉字部件,让同学与自身的卡片拼一拼,看看拼成什么字。如,户—方→房、田—心→思、口—贝→呗、月—各→胳。
“我会填”是让同学在读读、说说、用用的过程中,发现汉字的一字多音现象。
“我会认”里的六个生字要当堂认识。可以用生字卡巩固,或通过读字、读词、用字组新词来巩固。如:历史、经历、历历在目。
可采取激励的方式组织教学。如,“书上的小女孩发现了“历”字是由两个认识的字组成的,你们谁发现其他几个字的特点了吗?”
日积月累
本局部包括读记短语、填标点、读儿歌三项内容。意图是积累语言、学习使用标点符号、培养同学的爱心。
“读读记记”有六个偏正式短语,要求反复朗读。“健康的身体”要求读出自信的语气,“火红的太阳”要读出灼热的激情,其他要分别读出“羡慕”、“寒冷”、“遥远”、“心爱”的意味来。可以进行口头扩展练习:如()的身体,()的眼光。还可以创设情境进行感悟。如,“羡慕的眼光”:××同学学习好,品德也好,被学校评为“十佳少先队员”,我们掌声祝贺!(这时稍停,同学就会看××同学),这种眼光就是“羡慕的眼光”。
“我会填”是根据例句,通过自身读句子,填标点,引导同学学习使用句号、问号、感叹号。要填的第一句也可以填问号。要通过朗读来体会不同标点符号所表达的语气。教师可口头再说几个句子,让同学根据语气说说应该用什么标点符号。
“我会读”要求诵读儿歌。重点是通过各种形式的读,让同学读出感情。要求做到边读边想,不会认的字可以问一问周围的同学。在同学自读的基础上,让同学说说从儿歌中体会到什么。然后创设情境,让同学进行对读或扮演读,体会语言的韵味和儿歌中蕴含的情感,激发同学学习语文的兴趣。
口语交际
本次口语交际的话题是《我想这样做》。教材已经为同学创设了情境。口语交际活动可以布置以下环节。
一、创设情境 播放协助残疾人的有关录像或展示有关图片,让同学说说自身的想法。
二、情境对话 介绍几种协助残疾人的情况(如,盲人过马路、公共汽车上上来一位有腿疾的乘客、身体有缺陷的同学上体育课),让同学说说应该对残疾人说些什么,做些什么。
先在小组里说,再全班交流。
三、说唱结合,读说结合 1、结合“展示台”的《爱的奉献》或者其他歌曲,说说为什么要关爱残疾人。
2、朗读有关残疾人的故事或其他文章,提出问题来讨论,或者交流自身听后的感想。
展示活动可以让同学自身组织、开展,体现自主性。教师要做好指导。
1、在教学《日记两则》时就鼓励同学记日记,并提醒同学注意保管。
2、让同学把课桌围成一个大圈,作简单的舞台安排。
3、课前让有兴趣的同学收集《爱的奉献》的歌词,并主动地识字、学唱。课堂教学中展示同学新识的字,把他们新识的字贴在课室“生活识字区”里。可以进行个人扮演或小合唱。
4、让同学从不同的方面展示自身的才干。如,唱其他歌、跳舞;讲关爱和奉献的故事;说一件令自身感动的事;记名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