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实用的语文教案九篇
作为一名教职工,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,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,有着重要的地位。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?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语文教案9篇,仅供参考,大家一起来看看吧。
语文教案 篇1教学目标
1、会写“洛、榆、畔、帐”4个生字。能正确读写“洛阳、榆关、那畔、千帐”等词语。
2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,背诵三百首古诗词,默写《泊船瓜洲》《秋思》。
3、学习通过看注释,查阅资料,边读边想象等方法,感知诗词大意,用自己的话讲述诗句的意思。
4、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,揣摩作者的表达方法。
教学准备
1、了解王安石的生平,收集、背诵以前学过的他写的古诗。
2、了解宋朝诗人张籍、清朝诗人纳兰性德,阅读他们的作品。
3、教学课件。
教学时间
2课时。
教学过程
第一课时
一、激发兴趣,导入新课
1、同学们,你们还记得李白的《静夜思》吗?我们一起来背一背好不好?
2、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呢?
(思念家乡)
3、那么是什么勾起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呢?
(月亮)
月亮象征着团员之意,所以诗人写的思乡诗中,常常提到月亮。但并不是所有人的乡愁,都是月亮引起的,熟悉的景物,特殊的节日,都会勾起游子的思乡之情。今天,我们再来读三首表达思乡之情的诗词,体会一下,是什么勾起作者的乡愁呢?
二、整体把握,初步感知
1、用自己的方式读古诗。
2、指名读,正字音,尤其注意:
一水间(jiàn)、数(shù)重(chóng)山、照我还(huán)
3、反复多读几遍这首诗,你会有怎样的感受呢?
(学生多读。)
(教师播放教学课件:古诗三首·泊船瓜洲课文朗读。)
4、指名答:
(我觉得它写得很美、我觉得写出了诗人想念家乡的感情)
我们解读后再来体会一下作者的思乡之情。
三、赏析诗句,感悟诗境
1、你最欣赏诗中哪句呢?
2、刚刚同学说的最多的就是这句,我们一块儿来读一读吧。
“春风又绿江南岸,明月何时照我还。”
(齐读。)
3、能说说为什么喜欢这句诗吗?
(指名答。)
4、有同学说,这句诗写出了江南美丽的景色。那就和你的同桌再互相读一读,说一说:在你的头脑中出现了怎样的一派景色呢?想到什么说什么。
5、同桌之间互相读与练说。
6、指数名说。
7、小结:
你们的回答很精彩!原来短短一句诗可以在人的头脑中出现这么多不同的画面,文字的魅力真是无法想象。
8、那就用读把感受表达出来吧。小组内练读,指名读。
9、听了同学们的描述,我仿佛看见了一派色彩斑斓的绮丽风光。可为什么诗中只有一种“绿”色呢?仔细观察一下书上的插图,对你会有所帮助的。
10、指名答:
(在江岸两边大面积出现的是草地、树木、青山……)
11、是呀,作者放眼望去,看见了──
12、诗人此时正遇早春时节,站在──(手指课题“船”字)(生答:小船上)举目四眺,满眼皆是──
(生答:绿色)
让作者那么明显地感受到──
(生答:春天到了、来了)
13、你可别小看了这个“绿”字哦,它仅仅是告诉你春天来了吗?它还能让你感受到什么呢?。
14、指名答:
(感受到春天就单单是个“绿”也各有各的美;这个“绿”有着层次美,远近各不相同;”绿”也写出了春天景物的变化……)
15、同学们理解的多准确呀!把你感受到的“绿”再读出来吧。
(分男女生赛读。)
16、小小的“绿”字却有大大的文章!请同学们阅读课后的资料袋,介绍王安石推敲用“绿”字的故事。
17、听完“绿”字的故事后,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?指名答。
(教师播放教学课件:古诗三首·泊船瓜洲古诗文解读。)
18、小结:
是呀:一位如此优秀的诗人能为了一个字更改十多次,难道我们在平时的习作中不能做到吗?
我想, “世上无难事,只怕有心人。”
19、这首诗正是因为这个故事,让人们更加赞赏。那就让我们一起读出你的赞叹吧。
四、品评诗句,升华情感
1、过渡:
这么美的绿,这么迷人的风光,谁不想多看两眼?谁不想留恋其中诗人和我们一样陶醉在景色中忘乎所以了吗?指名答。
2、诗人想回哪里去?诗中的家乡是指哪?
引导从课题的船停泊在“瓜洲”“钟山只隔数重山”等处理解。
3、你能到这个地图上找到它大概的位置吗?先好好读读古诗。
4、学生上台指明:
(教师播放作者简介王安石)
5、你从哪里能读出诗人急切地想回到家乡呢?
6、指名答:
引导从“一水间”“只隔几重山”“又”“何时找我还”这些词句理解。7、练习读出诗人无限的思乡情绪和急切盼望回家的感情。
五、回归整体,深化体验
1、这真是“露从今夜白,月是故乡明。”呀!漂泊在外的游子对家乡是多么的牵肠挂肚呀!让我们一块再来感受一下诗人的情感吧。
2、有感情地读。
3、学到这,我们再来想想为什么人们对这首诗如此偏爱?
4、背诵课文,我们下堂课时检查大家背诵的情况。
第二课时
一、背诵课文,导入新课
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王安石的《泊船瓜洲》,相信同学们都已经理解背诵了。下面我们请同学们来背一背。王安石借春风问明月,何时才能荣归故里?那么,宋朝诗人张籍、清朝的纳兰性德又是如何表达胸中满溢的情怀呢?
二、初读课文,整体把握
1、读一读《秋思》和《长相思》,要求读准、读通,看看注释或借助字典查不懂的词。
2、指数名学生读,正音。
(注意读准“意万重”“聒”。)
(教师播放教学课件)
1、看看诗词的题目,你能发现什么?
(指名答。)
2、这相同的两个“思”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呢?和你的伙伴一起反复读上三遍之后,再好好想想。
3、读了这么多遍,让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?任选一首说。
(指名答。)
三、再读课文,品悟情感
1、诗人那浓厚的化不开的思乡之情,都藏在哪个句子中呢?
(默读,画出来。)
2、指名答。
3、“洛 ……此处隐藏8556个字……师:文中的小朋友是怎么做的?读读课文。
(指名读小朋友说的话,一位学生声音响亮地读。)
生(读):妈妈,小鸟在躲雨,别吓着它。
师:小鸟听见了,肯定被吓走了。
生:哈哈,因为他读得太大声了。
师:对,那你觉得应该怎么读?你能来试试吗?
生:轻轻地,小声地读。
(学生自由练读后,又指名读。个个读得很有感情。)
师:老师听出了你们怕惊动小鸟,如果能加上些动作就更好了。到书中找找表示小朋友的动作的词。
生:拉、指、说。
(学生表演读)
师:妈妈为什么笑着点了点头?
生:妈妈看到我对小鸟这么有爱心,心里很高兴。
生:妈妈在表扬我做对了。
师:可爱的小鸟好象听见了他们所说的话,这时,雨停了——
生(读):我看见小鸟拍了拍翅膀,朝我欢快地叫了几声,“噌”地一下飞走了。
师:小鸟朝“我”欢快地叫了几声,好象在对“我”说些什么?(第三次“补白”)
生:谢谢你让我在你的阳台上躲雨,再见!
生:你没有欺负我小,而是很小心爱护我,你是一个善良的、有爱心的好孩子!
师:这时小鸟的心情怎么样?
生:太高兴了,因为它可以回家了!
师:来,把高兴劲儿读出来吧!
(学生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,很投入)
师:此时此刻,你想对文中的小朋友说什么呢?你喜欢他吗?
生:我会对文中的小朋友说:你是一个很有爱心的好孩子,我要向你学习。
生:以后我也会向你一样爱护小鸟,跟它们交朋友。
师:是啊,有了大家的关爱,鸟儿们在大自然的怀抱中生活得多快乐。
三、赏读:升华情感,丰满文本——无“空白”
师:在生活中,我们应该像文中的小朋友一样,常常把爱给那些需要帮助的、比我们弱小的朋友。让我们在动听的鸟叫声中再读一读这篇课文。(自由读全文后,再赛读)
板书设计:阳台上的小鸟
小鸟 迷了路(可怜)
爱
悄悄地瞧
我:连忙拉住妈妈 轻声说
高兴地说
语文教案 篇9教学目标
1、 积累文章中的字词。
2、 把握文章脉络,具体感知文章内容。
3、品味文章质朴典雅、警辟畅达的语言。
4、感悟作者为信客树碑立传的原因,培养诚信无私、待人宽容的品质。
教学重点和难点
重点: 把握文章脉络,了解信客职业品格,积淀人文素养。
难点: 通过不同形式的读,品味语言特点,提升语言感知能力。
课型与课时安排
导读课,读思说写的训练与展示;一个课时完成。
课前准备
1、 自主学习生字词,熟读课文,初步感知文章。
2、 搜集资料,查阅、整理余秋雨和信客的相关资料。
3、 师生共同思考并提出有价值的观点和问题,写下所得与所惑。
课堂设计
一、导入:同学们,请看这几句话(他是《行者无疆 》,从书房《出走十五年》,进行了一次漫长的《文化苦旅》 。在渡《霜冷长河》时,无意捡拾到一些《文明的碎片》,不禁发出《千年一叹》 。后来他把自己的经历和感受,写进了《山居笔记》 。
),知道他是谁吗?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,我们了解吗?那么我们今天要学习的《信客》就是选自他的一部散文集《文化苦旅》。
二、比一比,展示自主学习的成果。
1、分别找一位男同学和一位女同学认读两组字词 唏嘘 xīxū 嫉妒jí 晦气 huì 噩耗 è 猝然 cù 诺诺 nuò 呵斥 hē 诘问 jié 文绉绉 zhu 焦灼 zhuó 伎俩 jì 吊唁 yàn 跋涉 bá shè 颠沛 pèi
2、找两位同学上黑板写成语 长途( )涉 贫困( )倒
鸡零狗( ) 低( )顺( )
生死( )福 咬牙( )齿
3、在了解信客故事的基础上,为文章四个部分各拟一个小标题,梳拟文章的脉络。
脉络:为什么做信客?怎么做信客?为什么不做信客?后来怎么样?
三、想一想,探究几个问题
1、作者在写信客之前,为什么先写一个老信客?
(1)、老信客是信客走上这条职业道路的重要原因,不可不提。
(2)、通过对老信客描写,使我们感受到了做信客的劳苦,路途艰苦。
(3)、强调做信客职业道德是讲求信字。老信客以自己惨痛教训,警醒年轻信客,同时又以自己丰富经验,给年轻信客指点。
2、作者重点写了信客什么事?为什么?
重点写了两件事,一是概括写遇到谋生者客死他乡,信客充当代理人的事迹;二是具体写一次遭人诬陷。这些都说明信客职务的凶险和信客的仁义热心、任劳任怨、宽以待人、善良厚道的品性。
3、信客为什么留下遗愿,死后要与老信客葬在一起?
因为信客理解老信客,同情他,敬重他,感激他。
四、说一说,品一品
找出文中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词语或句子。谈谈自己的感受。
例句:他看得太多,对于这一切全能理解。都市里的升沉荣辱,震颤着长期迟钝的农村神经系统,他是最敏感的神经末梢。
更会有一些农妇听了死讯一时性起,咬牙切齿地憎恨城市,憎恨外出,连带也憎恨信客,把他当做了死神冤鬼,大声呵斥,他也只能低眉顺眼、连声诺诺。
他总是把无穷的幽怨和紧迫的告急调理成文绉绉的语句,郑重地装进信封,然后,把一颗颗破碎和焦灼的心亲自带向远方。
做信客的,就得挑着一副生死祸福的重担,来回奔忙。四乡的外出谋生者,都把自已的血汗和眼泪,堆在他的肩上。
课外语段辨别:光听着窗外夜色中时紧时疏的雨声,便满心都会贮足了诗。要说美,也没有什么美,屋外的路泥泞难走,院中的花零落不堪,夜行的旅人浑身湿透。但正是在这种情境下,你会感受到往常的世俗喧嚣一时浇灭,天上人间只剩下了被雨声统一的宁定,被雨声阻隔的寂寥。人人都悄然归位,死心塌地地在雨帘包围中默默端坐。外界的一切全成了想象,夜雨中的想象总是特别专注,特别遥远。
夫妻们在自己卧房里有时候免不了说玩话:小二黑好学三仙姑下神时候唱前世姻缘由天定,小芹好学二诸葛说区长恩典,命相不对。淘气的孩子们去听窗,学会了这两句话,就给两位神仙加了新外号:三仙姑叫前世姻缘,二诸葛叫命相不对。
四、随着社会的发展,信客这种职业早就消失,但诚信永远是做 人之本,请结合现实生活和自己的经历,谈谈你对诚信的理解。并为学校写几则诚信标语。
五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,希望我们每位同学都能从信客的身上汲取诚信的营养,做一个讲诚信的人!
六、作业 1、推荐阅读:余秋雨《文化苦旅》
2、信客死后,有很多人来吊唁,请你将四部分文字再精简成寥寥数语,作为信客的墓志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