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 > 教学文档 > 教案

语文教案

时间:2025-07-19 06:25:15
精选语文教案锦集6篇

精选语文教案锦集6篇

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,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,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。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?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语文教案6篇,仅供参考,欢迎大家阅读。

语文教案 篇1

  一、导入:亲爱的同学们,我们生活在美丽的大自然中,路边的枫叶红了,花园里五颜六色的菊花开了,田野里高粱笑红了脸,金灿灿的稻子笑弯了腰,果园里又大又红的苹果挂满了树枝……是植物装点了我们的大自然,让它变得丰富多彩。同学们,你们还知道大自然中的哪些植物呢?

学生说老师归纳___是植物中的水果、___是植物中的树木

句式训练:我知道________是植物。

二、新授:

1.同学们说了这么多种植物,真是生活中的有心人。现在李老师就带同学们到一个植物园去参观,看看你们认不认识那里的植物,你们想去吗?

2.看图片说植物名。(蘑菇指可食用的菌类植物。)

3.同学们看到这些植物能很快说出它们的名字,真不错。但是还要会认、会写它们的名字才算真正认识它们。今天,我们就来学习识字二读读词语识汉字,来认一认、写一写它们的名字。请同学们坐直、抬头、举手跟李老师板书课题。

4.听李老师读一遍课题,看看哪位同学最会听,要注意哪些字的读音?(师读,生说)请同学们读一遍课题。通过预习,你们知道这课文的词语都与什么有关?

5.这节课就来学习第一部分,请同学们先自己读读前4行的词语,读的时候李老师有3个要求,请认真看,仔细听:(1)第一遍读准字音,看清哪些是轻声字;(2)第二遍用小手盖住拼音读;(3)想一想这些词语与什么有关?请把书翻开到72页,自己读一读吧。

6.检查:

(1)课文中的生字朋友等着大家来认识它们了。(指名2人读,评,齐读)

(2)你们能认出植物们的名字了吗?(小老师2人领读)

(3)同学们都读得特别带劲,看,李老师把读轻声的字变成了红色,同学们先自己读一遍。哪位同学觉得自己读得好的,请站起来读听。(3人)还有没有同学觉得自己读得好的,一起站起来读。

(4)来,让我们一起再大声读一读。李老师想听听男孩子来读,(声音真洪亮)李老师还想听听女孩子来读(声音清脆悦耳,真好听)

7.有拼音的词大家都读得很好了,如果去掉拼音还能不能读好呢?(齐读开火车)

8.每组选一个代表每人读一行,想想每行的词语都跟什么有关?(板书:花水果蔬菜)

9.(课件:花)你们见过这些花吗?什么时候?在哪见过?花怎么样?请用:什么时间,我在哪里见过怎么样的什么花。说话

山茶花是一种名贵的观赏植物,春天开放。春天,红艳艳的山茶花绽放着美丽的笑脸。

讲解茶字:读组词部首艹跟师书空描红仿写

读第一行词,读出花的美,花的香。

10.(课件:水果)说词组,说句子:我爱吃____的______。

读第二行词,读出水果的香甜。

11.(课件:蔬菜)你们喜欢吃蔬菜吗?多吃蔬菜身体好。

用:我最喜欢吃_____、______和_______。

卷心菜(包菜、包包菜)卷是多音字字卡读书空描红仿写评

读出蔬菜的美味。

12.瞧,这些词语朋友都跑到李老师手上来了,听听谁读得最准,最先叫出它的名字,我就把词卡给谁,请他到黑板上找到词语的家贴上去。(都给词语找到家了吗?真能干。)

13.能不能不看书,拍手来读?

小组接龙拍手读

能不能背出来?试一试

14.“火眼金睛”课后作业扩展黑板开花:艹大多与植物花草有关

  三、:同学们,今天我们一起参观了植物园,认识了很多花、水果和蔬菜,真是长了不少知识呢!下节课李老师会带同学们到树林、果园里参观。这节课就上到这里,下课。

语文教案 篇2

一、激趣导入

1、出示课文插图:太阳从连绵起伏的群山背后冉冉升起,由红彤彤逐渐变得亮晶晶。你们看,红红的太阳照亮了什么地方?

2、板书课题,学习“阳”字,认识“”旁。

二、初读课文

1、小组自由学习课文。

2、指名逐段试读课文,评议。

3、同桌读。(能读准安音,读通课文就给同桌画上一个红太阳。)

三、识字

这些生字娃娃排着队走遍了阳光照射的每一个角落。现在我们看看,它们藏在课文的什么地方?

1、学生在课文中圈出生字,读一读。

2、同桌互读生字卡片。

3、交流:哪个生字最难记?给小朋友们提个醒。

游戏:登山看日出。(用生字铺成的山路)

四、学习课文

1、学习第一自然段。

A、读句子,说说你读懂了什么,还有什么不明白的。

联系实际理解“阳光像金子”,给学生增加感性认识。

理解“洒遍”一词。

B、指导朗读

2、学习2、3、4、自然段。

A、教师范读。

B、小组自读后,选择在家喜欢的段落进行学习、讨论、交流。

C、汇报、展示、质疑。随机出示句子:

田里的禾苗,绿了。山上的小树,高了。

田里的禾苗,因为有了阳光,更绿了。山上的小树,因为有了阳光,更高了。

● 小组派代表说说对句子的理解,其他同学可以补充。

● 小组派代表朗读,其他组可以竞争朗读,评议。

● 指导朗读。

河面闪着阳光,小河就像长长的锦缎了。

● 小组代表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。

● 感受河面上波光粼粼,像绿色锦缎般美丽。

并思考:你觉得它(小河)还像什么?

● 汇报,评议,指导朗读。

早晨,我拉开窗帘,阳光就跳进了我的家。

● 指小组读,说说为什么喜欢这句话。(着重理解“跳进”一词)

● 观察插图中小女孩的神情,感受阳光的美好。

● 指导朗读。

谁也捉不住阳光,阳光是大家的。

● 齐读句子。

● 小组派代表质疑解疑。(重点理解“捉不住,大家的”

● 指导朗读。

3、学习最后一自然段。

A、学生朗读、评议。

B、小组讨论: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。交流、评议。

五、感情朗读课文、背诵课文。

1、齐读课文,注意有感情。(配乐)

2、评选朗读能手。

3、背诵全文。

A、出示课文插图,教师指插图,指导背诵。

B、想像画面,同桌互背,指正。集体背诵。

六、指导写字

1、出示“我会写”。学生观察后,自由 ……此处隐藏3099个字……己的体会。

①读了文章你得到了哪些知识?

②文章什么地方最感人?原因是什么?

③文章中什么最值得学习?怎样学习?

④读了课文后你明白了什么道理?有什么收获?

2.小结读后感的一般写法:紧扣原文,抓住重点;联系实际,情感真实;叙议结合,以“感”为主。

读后感中既要写“读”,又要写“感”。不能只“读”不“感”,一味地抄写原文,没有什么体会,也不能只“感”不“读”,离开文章漫无边际地胡思乱想。通常情况下,应在“读”的基础上侧重于写自己的感受,所谈的感受和体会不但对自己有意义,对别人也应该有启迪。

三、欣赏例文

四、相互交流,开启思路

五、学生练写读后感

第四课时

一、回忆本次作文的要求

二、出示有代表性的文章进行讲评

讲评要点:

1.紧扣原文,抓住重点。从原文引发感想、体会,集中到自己感受最深的一点或者几点上来发表议论。

2.联系实际,具有真情实感,不说大话、空话、套话。

3.叙议结合,以“感”为主。

三、引导学生修改自己的作文

四、学生修改自己的初稿,教师相机指导

五、誊写作文

语文教案 篇6

一、教学目标:

1、从兴趣出发,培养学生的观察力,养成多角度观察的好习惯。

2、在实验活动中学会体验,在交流中学会表达,在习作中学会抒发。

3、学会捕捉精彩镜头,并把所见、所听、所做、所想写进自己的文章中。

二、教学准备:

1、实验器材:烧杯3个,鸡蛋3个,食盐水、水。

2、教学课件。(实验主题相关图片资料)

3、作文练习纸。

三、学习者分析:

这是一篇三年级的习作教学,对于六年级的同学来说,习作中做到语句通顺,表达完整应该不是难题,难的就是很多作文知识的积累来自于书本而并非生活,所以写出来的文章没有真实的体会,缺少情感。《新课标》中指出应通过写作教学,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、思维能力、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。所以对于做实验这样的作文教学,如果不通过实验把学生的动手能力、观察能力、思维能力结合起来,就会影响学生对生活的观察与感悟,影响语言的表达,进而影响了学生作文的积极性和创造性。

四、教学重难点:

1、引导学生按照实验的过程,有条不紊地写下来。

2、运用各种方法把最精彩或者最紧要的部分,写具体、写生动。

3、学生探究精神的培养。

五、教学过程:

实验演示激发探究兴趣

1、谈话导入:同学们,喜欢做实验吗?今天作文课之前,我们先做一个有趣的实验。

2、重物放进水中都会沉入水底,将这三个鸡蛋放入杯中,会是个什么结果?请一个学生放,其他学生注意观察。

汇报观察结果。师相机板书。看:沉悬浮

4、看到这样的结果,心中有什么疑问?师相机板书。想?

5、这就是有趣的鸡蛋沉浮实验,用一段话把你刚才看到的,听到的、想到的说出来。(出示课件)

动手实践培养探究精神

三个杯中都装着怎样的液体,使鸡蛋出现沉、悬、浮这样不同的结果呢?(出示课件)

怎样进行进一步判断呢?(竺可桢爷爷说过,搞科学研究不能用“大概”、“也许”、“估计”、“推测”,必须精确。)

1、一闻

指名上台“闻”,说说结果。(可请2-3人)师相机板书。闻无气味

2、二尝(设置情景:科学考察队,神州8号太空探险)

看来“闻”不能解决问题,只能通过“尝”来解决问题了。

一尝:分组尝试,5人一个小组,由组长汇报结果。其他同学选择一个组观察。

各组汇报结果,得出结论。

第一组:水鸡蛋沉

第二组:盐水鸡蛋悬

第三组:盐水鸡蛋浮

二尝:为什么都是盐水,有的悬在空中而有的却浮在了水面上了?(相机板书:?)

请2人上台尝试,其他同学观察,汇报结果。

第三个杯中的盐水比第二个杯中的盐水味还咸。

师小结,出示课件。

第一组:水鸡蛋沉

第二组:盐水鸡蛋悬

第三组:浓盐水鸡蛋浮(相机板书:浓、淡、无味)

3、揭示道理:师出示课件。

为什么不同的水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呢?想知道吗?

1号杯中放的是清水,鸡蛋的密度比清水大,所以清水里的鸡蛋会往下沉。2号杯中放的是不太浓的盐水,鸡蛋的密度比盐水相对小一些,所以2号杯中的鸡蛋悬在空中。3号杯中放的是浓盐水,鸡蛋的密度比盐水小,所以浓盐水中的鸡蛋浮了起来。(课件展示结果)

4、同学们,通过我们的看、闻、尝时的细心观察,揭示了三杯水的秘密,大家把探究过程中你看到的(自己如何做的)、你想到的用一段完整的话表述出来。(出示课件)

联系生活拓展延伸感悟道理

师:同学们,大家听说过死海吗?死海中水的盐含量特别大,人跳到水中,就和鸡蛋放在盐水中一样,人是漂浮在水中的。(出示课件)

大自然中有许多秘密,需要同学们像这节课上一样要去探索。

同学们,这节课有趣吗?这节课让你明白了哪些道理?(相机板书:悟道理)

指导习作,获得成功的喜悦(出示课件)

1、同学们,今天的实验有趣吗?想不想把这有趣的实验过程写下来。可得给它取个有趣的题目。

指名说题目。(题目:有趣的一节课调皮的鸡蛋神奇的实验小实验中的大道理……)

2、师:把实验过程中学生看到的,听到的、做的,想到的写出来,也可选择你认为最精彩的,最有趣的地方,感受最深的地方选择一个片段来写,可要写细一点哟。

学生练笔,师巡视指导。

3、作品反馈。

4、小结。

板书设计:

看、沉、悬浮

细、观察、闻、无气味

尝浓、淡、无味

悟道理想?

六、教学反思:

本节课我旨在通过实验的展开,让学生人人参与活动,人人获得体验,人人表达自己的观点;我不断以“体验”为附着点进行习作指导的生成。从活动中使学生体会到作文的快乐,促使学生爱上作文,乐于动笔写作文。整个教学过程分四步进行:

1、实验演示,激发探究兴趣。作文课之前,请一个学生将三个鸡蛋放入杯中,其他学生注意观察出现的结果。

2、动手实践,培养探究精神。分三组上台“一闻”“二尝”实践探究,得出结论:水鸡蛋沉;盐水鸡蛋悬;浓盐水鸡蛋浮。最后揭示道理。

3、联系生活,拓展延伸,感悟道理。课件出示“死海”中人漂浮在水中的画面,以此激发学生去探索大自然中的奥秘。

4、指导习作,获得成功的喜悦。我认为这节课不仅激发了学生体验生活的兴趣,还培养了学生的探究精神。我个人认为,我这节课还是成功的!

《精选语文教案锦集6篇.doc》
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,方便收藏和打印
推荐度:
点击下载文档

文档为doc格式